这两个月来,老杨和大多数工人一样,十分忙碌,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有时一天要干到10几个小时”。工程最忙的时候工人数达到70多人,而且是24小时不停歇施工,工人分两班倒。
“不能比别人落后!”老杨道出了心声。他告诉记者,国内地方馆都是在一起搭建,大家都可以看到别的馆进度情况,“为了家乡馆的建设,大家都有暗地里你追我赶的感觉吧。”
看到自己亲手参与建设的馆逐步成型并很快将投入运营,老杨略显疲倦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能参与世博建设,我很自豪!”
相关
海尔美国赞助美国馆
4月7日,海尔美国与上海世博会美国国家馆签署赞助协议,正式成为美国馆官方赞助商。
海尔美国营销副总裁理查德·布洛克(RichardBlock)表示,赞助美国馆为加强海尔与美国消费者的紧密关系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平台。美国馆的参展主题是“拥抱挑战”,这个主题很贴近海尔的市场追求。海尔企业的价值核心就是创新,正是由于有了这些核心价值观的共享,海尔才能够如此密切又卓有成效地与美国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据了解,继海尔美国签约世博美国国家馆之后,海尔欧洲、海尔澳洲等还将陆续签约各所在国国家馆。
■场馆探秘
中国馆内有啥看点?
南方日报讯(记者/张胜波通讯员/黄明海)记者带你提前体验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世博会国家馆内部布展已经基本完成,目前正进行紧张的调试改进。前日,记者随中国国家馆设计总监黄建成进入国家馆探营,提前感受即将解开面纱的世博会国家馆。
●最高层
“动起来”的《清明上河图》
参观者将首先登上最高的49层,被命名为“东方足迹”。
入口附近首先是一个4D效果的电影院,同时拥有球幕和环幕,可容纳700人观看。在这里,将播放由著名电影导演陆川制作的一部8分钟影片,展现30年来中国城市化的历程。
走出影院,参观者将步入城市客厅,感受上海、北京等地城市生活的变迁,比如能听到原汁原味的七十年代播音员讲话,来源于电影制片厂。
最大亮点将是宋代画家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记者在现场看到,长达49米的走廊上,三维影像重新构建了放大版的《清明上河图》,其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活动着的,或叫卖,或划船,十分逼真。
据黄建成介绍,未达到这种效果,需要采用30多台投影仪,将图像投射到折叠的墙面上。由于折射的视距不同,无缝拼接很关键。
最后一部分名为“希望的大地”,展现关于未来的理念。杂交水稻、挂在天花板上的植物、“意象竹林”等共同展现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畅想。
这里还设计了一个魔术般的噱头。“演员”会慢慢“走进”大屏幕并消失,接着,大屏幕出现一组笑脸,由事先采集好的参观者图片构成;由于屏幕完全融入环境,刚开始与周围的房子完全相同,一系列表演完全出乎观众意料。
●中下层
互动游戏,量化低碳生活
中层高度为41米,被誉为“智慧之旅”。据悉,与其他楼层相比,中层赋予了设计师充分自由去展现想象力。
参观者将在7列轨道车上完成参观,轨道长度为340多米,全程6分钟。目前,轨道车正在紧张调试中。
拱桥、庭院、园林、斗拱、砖瓦,参观者将领略到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要素。据悉,世博会国家馆的深化设计任务由广州美术学院承担,因此,其中的桥等部分大多在广州完成制作,再运抵上海世博馆进行安装。
记者在现场看到,工作人员正将纱网做成的叶子撒到地面上,当参观者乘车而来时,叶子闪闪发光,半空中还将出现雪花飘落等景象,仿佛置身童话世界。
33米的下层展厅名为“绽放的城市”,参观者可以参加互动活动。
建设未来的低碳社会,你能做些什么?在国家馆的下层展馆,参观者每选择一种低碳生活方式,相关电脑系统就会升起一片绿叶,作为鼓励。
设计人员还设计了特殊的路程,人们还可以选择是步行还是乘车,走完之后,他们将准确知道:同样一段距离,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会产生怎样不同的碳排放。
与【】相关热点资讯:
【了解更多 “” 相关信息请访问
幕墙专区 】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