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国际金融危机,要看清我国三十年改革开放取得的成绩和已经建立的雄厚基础,我们今天处在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上。
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国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24.95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8%,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的3倍多,我国经济总量上升为世界第四。我们依靠自己力量稳定解决了13亿人口吃饭问题。我国主要农产品和工业品产量已居世界第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水利、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从纵向看,这30年可以说是百年中国最少干扰、最快发展、最多实惠的时期。2008年堪称现代化中国的一个
节点。节点的一头连着过去100年,连着跌宕起伏的民族复兴之旅;节点的另一头,则是未来2年、12年、41年,那是中国人民的新期盼;再过2年,完成“十一五”规划;再过12年,迎来全面小康;再过41年,基本实现现代化。
从横向看,30年改革开放成就的中国道路,丰富着当今世界的发展模式,让21世纪困于诸多发展难题的人类社会,在“拉美模式”、“休克疗法”若干探索之外,看到另一种可能——一种将现代化规律与本国国情相结合的可能、一种将世界文明潮流与自身发展进步相结合的可能。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还要看到对我国科学发展的不利影响,采取积极措施。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形势急剧变化,国际金融市场出现动荡,特别是第三季度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世界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也产生了不利影响。九月份以来的两个月,我国经济增长放缓、企业经营困难的状况正加快从沿海向内地、从中小企业向大企业、从出口行业向其他行业蔓延。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防止经济增速过快下滑和出现大的波动,党中央、国务院及时果断地对宏观经济政策作出重大调整,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11月6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专门听取国家发改委关于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十项措施的汇报。在此之前,国务院常务会议也做了专题研究。11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11月10日,国务院召开紧急会议,温家宝总理通报了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部署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有关工作。
中央决定,把稳健的财政政策调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把从紧的货币政策调整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从今年第四季度到2010年底,中央将安排投资1.18万亿,带动地方政府和社会总投资规模达到4万亿元;今年第四季度在原计划基础上增加安排中央财政资金1000亿元,主要用于加快民生工程、重大基础设施、生态环境、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建设。
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贯彻落实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必须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必须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要着力在保增长上下工夫,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重要途径,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作为保增长的主攻方向,把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作为保增长的强大动力,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