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节能与环保的社会化大趋势,建筑日益多样化,以人居舒适性为核心的建筑追求更加关注建筑本身与自然的关系。建筑
采光顶在众多建筑中被广泛采用,充分利用自然光,增加建筑与环境的亲和力等就体现了这种关系。
采光顶除了安全性和
热工性能以外,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漏水是能够最直接感受到和最日常烦恼的质量问题,多年来已成为采光顶中最常见的建筑弊病之一。2004年8月刚启用的广州新白云机场仅仅启用半个月,在8月20号的一场暴雨中,机场航站楼B区国内航班出发厅屋顶漏水,其室内漏水程度类似小雨,机场工作人员和百余名旅客衣服被漏水淋的“湿漉漉的”,可见其漏水程度。据初步调查结果,“雨水主要是从屋顶的天沟里渗进来的。……漏水应该是屋顶连接处不够
密封。”(《南方都市报》)。 “根据历次全国屋面
渗漏调查资料分析,细部构造的渗漏占全部渗漏面积的80%以上”(《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
1.
玻璃采光顶的特点:
玻璃采光顶形式十分丰富,根据其造型、外型、构造,以及与立面关系、数量关系等分为若干类。为分析漏水和
防水问题方便,以面层形式分为坡度
平面、折线平面,单
曲面、双曲面、组合面等形式。
讨论防水问题必须了解作为防水主体的玻璃采光顶的防水有关基本特点。
(1)组成采光顶材料本身不具有
吸水性。玻璃采光顶主要由玻璃、
钢材、
铝材、
密封胶、衬材组成。材料本身在非破坏情况下不会发生渗漏。
(2)防水措施处理空间有限。高强轻质材料组成,空间占有体积相比其它材质较小,尤其是缝隙处厚度非常有限,也就意味着对防水构造形式的要求和难度更高。
(3)屋面玻璃是位于建筑物顶端与水平面夹角小于75度的玻璃面层。所以汇水面积比较垂直
玻璃幕墙大,包括风雨造成的强击水更直接。
(4)阳光作用更直接照射采光顶表面,包括热量和紫外线。更容易产生采光顶的各种材料热
变形。
密封材料的抗紫外线能力和抗热
老化性是保证采光顶防水性的重要因素。
(5)采光顶表面并不能认为类似玻璃表面那么平整。玻璃表面的板面
挠度会造成积水和积灰,特别是
接缝处的胶缝和
扣板造型都会带来积水和积垢,这部分非常容易带来
渗水和美观的不良后果。
(6)缝隙是采光顶渗漏的主要通道。而缝隙是由相同材料之间和异质材料之间拼接和连接所形成的。
2. 相关概念和原理
2.1 关于水:
采光顶所涉及的水来自于自然界的雨水、雪水、冰以及温湿空气,理论上既水的三种形态:气态(水蒸气)、液态(液态水)、固态(冰和雪)。水的迁移分为重力迁移、材料或构造内部迁移,内部迁移只有两种相态,一种是以气态的扩散方式迁移(又称水蒸气渗透);一种是以液态水分的毛细渗透方式迁移。
水作为液体不能承受拉力,但可承受压力。液体受压后体积可以缩小,称为水的压缩性。水体积相对压缩量值约为1/20000,即在20℃时,
弹性系数E≈2.1×10 5N/㎝2 。在工程上可忽略水的压缩性。
水的
表面张力作用是产生毛管现象的原因。毛细渗透对构造和缝隙防水的影响不容忽略。
实际中自然界的降水和渗透到建筑物内部的水是一种浑浊水,在降水和渗流过程中夹杂了大量灰尘和杂物。浑浊水增加了水流体的
粘度,称之为粘滞性。其流动时的特点是靠近壁面流速较小,远离壁面处流速较大。在实际工程中,往往造成
排水不畅,而且容易导致排水通道和导水孔的堵塞,破坏排水系统的通常而导致防水失效。
2.2 渗流:
为说明问题,引入渗流力学的原理,水在空隙、裂隙、缝隙中的运动可以说是毫无规律的,所以以统计学的观点设定这种水流体的规律。一方面认为它是连续地充满整个介质空间(包括空隙空间和骨架空间),另一方面认为它通过过水
断面的流量与真实水流通过该断面的流量相同,它在断面上的水头和压力与真实水流的水头和压力相等,它在空隙介质中运动时所受的阻力等于真实水流所受的阻力。满足上述条件的情况称之为渗流。
2.3 汇水面积:
根据有关资料,屋面排水的有关计算可以根据日本的有关资料进行,也可根据建设部有并设计院给定的汇水面积表进行查表设计。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