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我们的建筑节能观,应以提高建筑物能量效率(energy efficiency),用有限的资源和最小的能源消费代价来取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为目标。同时应尽力减小或消除建筑物的固有能耗(energy saving )。建筑节能并不意味着限制发展,降低建筑物的服务标准。这应该成为建筑节能工作台的宗旨,也是能源需求侧管理(DSM)的一个重要思想。
2、建立终端节能优先的观念
DSM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思想,即将有限的资金投入能耗终端(需求端)的节能,其所产生的效益要远高于投资能源生产的效益。节约与生产先等量的能源投入之比为 1:5--1:10。举两个最简单的例子,一个15W的电子节能灯泡市场价在60元左右,其亮度相当于75W的白炽灯。也就是说,花60元节能60W,其投入是1.0元/W。蓄冰空调移峰1KW电力所需投资是1200元,而建一座30万KW的火力发电厂投资在20亿元以上,其投入是6.67元/W,分别是末端投入的6倍多和5倍多。少建火力发电厂,双可减少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的排放,其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更是金钱所难以衡量的。
DSM技术从1992年开始陆续介绍到国内,至今DSM的思想还未被普遍接受,表现在:第一,很多房地产投资商宁可在建筑的豪华和设施的先进上花巨资,却不愿意为建筑节能措施多花一分钱;第二,认为能源建设是政府业绩和投资环境的的标志之一,而建筑节能却是看不见的摸不着的事情,造成“一手硬,一手软”;第三,某些部
门不愿意将DSM取得的效益让利于民,甚至实行垄断经营,“武大郎开店”。这样挫伤了用户采用建筑节能措施的积极性,也使建筑节能技术在我国难以得到发展和普及 。
DSM的关键是政府的宏观调控。在建筑节能领域的政府行为主要有:
(1)理顺能源价格,使价格能真正反映能源生产的长期边际成本。从价格政策上衽对建筑节能项目的补贴。
(2)加强建筑节能的标准化建设。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到少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程度的适用于新建筑的强制性节能标准。各发达国家几乎无一例外的制订了建筑节能标准。有的还区分
住宅建筑和
公共建筑。
(3)积极开展建筑节能的科学研究。在这方面尤以美国和日本投入最大,研究水平也居领先。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很注重建筑节能的软课题研究,也很注重普及性节能措施研究。
需要指出,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由于地域、气候、生活习惯和建筑形式的差别,除了其基本理论和共同原则之外,是不可替代的。有些在某一国家或某一地区行之有效的节能措施,用到另一国家或另一地区就可能毫无作用及至起反作用。例如双层
窗在冬季供暖地区是有效的节能措施,而在夏季间歇空调的建筑中。因为夜间空调关机时蓄存的热量无法顺畅地通过窗户排到室外,双层窗反而会增加空调的启动负荷。因此各地都应开展适合本地特点的建筑节能研究,不能坐等国家拿出权威性的统一措施。
(4)制定促使能源供应部门和用户共同心建筑节能的政策。
(5)政府设立建筑节能专项基金,为建筑节能提供优惠贷款。并按能源利用率的提高程度,分别给予相应的优惠利率,贷款期长达10年以上。
(6)采用多种措施鼓励用户使用节能设备。例如采用以旧换新、给予折扣率、补贴、回扣、分期付款、先用后付款等办法吸引用户购买或更新节能设备。
(7)政府还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一是制订指导性的研究计划,鼓励研究开发有市场潜力、节能效果显著的项目。二是积极扶持可实现产业化的项目,通过减税和提供低温低息贷款,使有前景的项迅速形成生产规模,实现产业化;三是引进国外先进的节能技术,采取技术合作或消化吸收的方式,实现产业化。我国当前急需研究的是全国的和地方性的建筑节能标准和规范。当前可以实现产业化的有:专业化的建筑节能咨询企业,从事节能方案、节能设计,节能改造等技术服务;专业化的节能系统调试(commiaaioning)企业,从事整个大楼设备系统的调试和开通,以使系统在最佳状态下运转,实现预期的节能效果;专业化的物业设备管理(facility management) 公司,从事多幢大楼建筑设备的运行管理,用科学化的管理手段实现设备系统的节能运行。
3、气候变化与建筑节能
20世纪的最后10年,全世界政治家和学者讨论提最热烈的话题是地球温暖化和气候变化。近一万年中,地球大气平均温度仅升高不到2°C,但最近的200年中全球平均气温却升高了1.6°C。照此速度发展,到2030年或205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1.5-4.5°C,是过去的5--10倍。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