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内容由[中国幕墙网ALwindoor.com]编辑部整理发布:
一、项目概况
新落成的重庆科学会堂,是一座以 “始于自然,归于科学” 为核心理念,融合 “大式建筑” 气度与 “山水会堂” 灵秀的划时代地标(词条“地标”由行业大百科提供)建筑。项目通过 “筑高台” 的宏伟建造方式,将重庆山水的灵动变幻与科学的理性光芒凝聚于一体,最终呈现出极为壮观、科幻与惊艳的建筑形象。
项目总建筑面积达247,438.32平方米。建筑主体长320米,宽279米,高54米,其立面幕墙面积约15万平方米,金属屋面(词条“金属屋面”由行业大百科提供)面积达7.5万平方米,整体用钢量约5.8万吨,相当于8.3座埃菲尔铁塔的用钢量。

项目主要参建单位:
建设单位:中电建(重庆)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建筑设计: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总承包单位: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牵头方)
幕墙设计单位:苏州金螳螂幕墙有限公司
二、项目主要特点
空前规模与复杂系统:作为巨型异形建筑,其外立面及屋面装饰系统种类繁多,涵盖了从各类幕墙到金属屋面、从巨型门(词条“门”由行业大百科提供)系统到采光顶等十余种子系统,设计与施工协调难度极高。
建筑艺术与科技美学深度融合:项目成功将“日晷”等传统文化元素以现代科技手法转译为建筑语言,并通过先进的材料与照明技术,使建筑在白天与夜晚呈现出不同的光影层次与艺术效果。
全专业协同的数字化设计:采用同一平台进行建筑、结构、幕墙、机电等全专业的三维协同设计,通过持续的碰撞分析与纠偏,实现了从方案到施工图的无缝衔接与高完成度。
工业化与装配化的建造模式:广泛采用装配式设计,幕墙等构件(词条“构件”由行业大百科提供)工厂预制、现场挂接安装,极大地提升了施工精度、效率与工程质量。
三、幕墙系统核心设计内容与技术成就
幕墙系统是本项目技术复杂性与艺术表现力的集中体现。
1. 主要设计内容
幕墙系统是一个集成了多种先进体系的复合工程,主要包括:
立面阳极氧化蜂窝复合板造型幕墙(主导立面形象)
大跨钢框架玻璃幕墙(提供通透视野与开放空间)
高性能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装饰门套(词条“门套”由行业大百科提供)(塑造宏伟入口)
复合式直立锁边金属屋面外加蜂窝复合铝板系统(实现复杂的屋顶造型与功能)


南区“日晷”造型幕墙、各类采光顶、格栅、吊顶及巨型门系统等。
2. 设计特点与关键技术应用
全流程BIM与参数化设计:BIM技术贯穿于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及运维管理的全过程。针对约20,000个阳极氧化(词条“氧化”由行业大百科提供)蜂窝板单元(其中异形双曲板约2,000个),利用参数化设计进行精准的板块分割与形态优化,确保了8个角部双曲盒子造型的流畅过渡与极高精度,实现了复杂曲面建筑的“数字化孪生”。

特色材料的创新应用:阳极氧化铝蜂窝复合板作为建筑主表皮,该材料兼具轻盈、高强、耐候性(词条“耐候性”由行业大百科提供)佳和极致平整的优点。其独特的金属质感与光影效果,完美诠释了“山水波光”与“科学睿智之光”的设计意象。
高性能UHPC装饰板:应用于最高达18.7米的门头。UHPC材料实现了大尺度无分缝的宏伟效果,其表面嵌入的鹅卵石与石子,为现代科技感增添了质朴庄重的艺术气息,是材料美学的一次成功探索。

• 装配化建造技术:基于BIM与参数化设计生成的数据,直接驱动工厂进行构件的数控精密加工与预制。现场采用“挂接式”装配安装,这不仅是对传统建筑施工模式的革新,也确保了如此大规模复杂工程得以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

四、 项目取得的成功
• 重庆科学会堂项目的成功,不仅在于其壮观的建筑形象如期落成,更在于它为中国复杂大型公建项目树立了新的标杆。它成功地
实现了科技与艺术的完美融合,将抽象的设计理念转化为可感知的建筑杰作。验证了全流程BIM、参数化设计与装配化建造在现代工程中的巨大价值,引领了行业技术变革。通过一系列特色材料的创新应用,拓展了建筑表观艺术的表达边界。该项目不仅是重庆的新地标,更是中国当代建筑设计、工程技术与项目管理水平迈向世界前列的有力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