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幕墙与
门窗的非
抗震设计(词条“抗震设计”由行业大百科提供)——抗
风荷载的结构
可靠度设计
1.自重
荷载与
温度作用的分析
重力荷载与风荷载的共同作用使幕墙与
门窗的横向
框架成为双弯
构件,竖向框架成为拉弯构件。横框构件的自重
弯曲变形容许
挠度应不超过3mm,以确保体系的抗风能力。而计算竖向框架的
风压弯曲挠度时可不考虑轴向重力的影响。但在考虑横、竖框架构件
截面的抗弯曲正
应力(词条“应力”由行业大百科提供)时,则应计算自重和风压的叠加效应。
对于温度变化使框架构件和玻璃的长度尺寸发生,在构造上可以有效的解决,如幕墙竖框的接头
伸缩缝,门窗的框、扇连接装配间隙,玻璃明框镶嵌间隙或
结构胶弹性接缝等。因此,本文以下讨论幕墙与门窗的抗风设计时,不考虑构件及玻璃
热应力等温度作用的影响。
2.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
1)幕墙与门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在
设计基准期内出现的最大风荷载匀重力
荷载组合)作用下,构件(如玻璃)或连接(如结构胶缝)因超过材料
强度而破坏,或因(支承框架)过度
变形而不适于继续承载,则是认为超过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2)
荷载效应组合:无
地震作用的
基本组合即风荷载控制的基本组合,由本文式(1)不考虑温度作用得下式:

式中,风荷载
作用效应Swk:计算采用围扩结构风荷载
标准值Wk按《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计算。
3)结构体系的设计风荷载:即围扩结构风荷载标准值乘以
分项系数为1.0的风
荷载设计值,它是幕墙、门窗在其设计使用期间内可能出现的最大风荷载,即50a一遇的最大阵风风压。《建筑外窗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
T7106-2002规定:外窗抗风压性能分级指标检测压力差P3≥Wk:《
建筑幕墙物理性能分级》GB/T 15225-94规定:幕墙抗风压性能分级值与安全检测压力差P3对应,在此风荷载标准值作用下,幕墙主要受力构件的相对挠度值不大于L/180,绝对挠度值不大于20mm。
4)结构体系的
抗力(
刚度(词条“刚度”由行业大百科提供))极限状态标志及限位:以主要受力构件(横框或竖框)的中央最大位移量U3max为明确的标志,其限位为构件弯曲允许挠度值[U3]当U3max<=[U3]时,不会发生玻璃破碎、
密封失效、制动配件失灵、开关功能受损及明显的永久变形等不可恢复的破坏现象。
国际上成熟的经验证明,四边支承玻璃的框架构件变形挠度在星1/150--1/180,则玻璃的破碎率在l/1000以内,相对于风荷载标准值的安全系数为2.5。
JIS A 4706-1996《
金属窗》规定窗的抗风压性能要求:
推拉窗和
平开窗立面中间的窗扇边梃构件风压变形相对挠度为不大于星1/100。我国《
铝合金门》、《
铝合金窗(词条“铝合金窗”由行业大百科提供)》标准规定:在抗风压性能分级值P3作用下,门窗主要受力构件相对挠度值,镶嵌单层玻璃时不大于L/120:镶嵌
中空玻璃时不大干L/180。《
建筑幕墙》(JG 3035—1996)标准规定:在抗风压性能分级值P3的风荷载标准值作用下,幕墙主要受力构件的相对挠度值不应大于L/180,其绝对挠度值在20mm以内。
6)框架构件承载能力设计
(1)构件跨中截面弯曲正应力:已由结构体系要求的
抗弯刚度控制,不必再进行计算。日本JASS 14—96《幕墙工程标准技术规范及说明》指出:主要构件支点间距小于4m时,其弯曲变形挠度小于1/150,绝对挠度小于20mm(支点间距超过4m时,挠度为l/200左右),则发生在构件上的应力就在允许应力以内,而且在玻璃和其它部分不会发生破损、残余变形和有害变形,无需修补,仍可继续使用。美国
铝合金建筑制品协会《
铝幕墙设计指导手册》旨出:在铝幕墙的
结构设计中,刚度要求比对强度的要求更为重要,更为严格,框件和嵌板的设计,主要控制因素是刚度而不是强度。实际上,与最常用的
铝合金型材6063-T5
抗拉强度160MPa相比,6063A-T5和606l—T6的抗拉强度分别为200MPa和265MPa,分别比6063-T5高25%和65.6%,但这三种铝
合金的
弹性模量都是一样的

(2)构件连接设计计算:横框与竖框连接、竖框域横框与建筑
主体结构连接,门窗框与扇锁固连接等各连接
节点是构件
简支梁(或其它形式的梁)的
支座,必须有足够的抗力(抗拉、压、抗剪、抗
挤压)以支承
玻璃面板受荷载,保证整个结构体系的可靠度。因此构件连接承载能力计算可采用风荷载分项系数1.4乘以标准值Wk作为设计风荷载。该设计分项系数表达式如下: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