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幕墙网 08月3日消息 记者黄玲】“政策的出台,对于‘散兵’状态的安徽
光伏产业的发展来说,无疑是个重大利好消息,
光伏产业的春天真的来了。”昨天上午,合肥阳光电源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朱忠明显得格外高兴,他刚刚听说财政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启动金太阳示范工程,其中最大的利好是要对相关企业给予最高总投资70%的直接补贴。
合肥本地专家表示安徽光伏企业急需快速抢滩登陆,缓解企业因为市场波动和高额的研发成本带来的资金紧张问题。
新政:最高可获七成补助
3月份,财政部等多部委出台的“
太阳能屋顶计划”中,对具备装机容量不小于50千瓦等条件的光电建筑项目实行20元/瓦的补贴措施,而“金太阳工程”则将装机容量准入扩大到300千瓦,同时对太阳能电站的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据了解,“金太阳工程”的核心内容是对并网
光伏发电项目按
光伏发电系统及其配套输配电工程总投资的50%给予补助,偏远无电地区的独立光伏发电系统按总投资的70%给予补助。有人估计该计划总贴补额可能高达百亿。
“我们现在最关注的就是地方如何下发相应的配套措施。”朱忠明表示,对企业发展来说是一个利好,对降低光伏发电成本有帮助(现发电成本为2元),但国家补贴还不足以让企业实现赢利——他们在期待一个合理的上网电价。
据介绍,在一些欧洲国家,政府采取光伏电价补偿机制,让企业和百姓受惠。但同时每年会适度调低
太阳能发电上网电价——这就迫使光伏企业不断提高技术,降低成本,实现产业化。
现状:安徽光伏产业处“散兵时代”
无需铺设电缆,不消耗电力,无需电源开关,当夜幕降临时,路灯自动照亮。如今,合肥、铜陵等地有了这种节能路灯。
“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在今年6月省发改委首次主持召开的全省光伏产业发展座谈会上,合肥工业大学
光伏工程中心常务副主任张晓安感慨。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合肥工大就致力于
光伏技术和产品的研究推广。
“目前全国光伏产业年产值近万亿元,而我省光伏产业销售收入只有十多亿元。”张晓安分析,全省性的规划滞后和投资资金缺少是造成我省光伏产业发展处于“散兵游勇”式的“诸侯年代”的主要原因:行业内部没有形成有效联盟,没有形成行业聚焦能量。
“目前,更多的企业依然处于研发阶段,市场占有率能够排在全国前列的非常有限。”朱忠明告诉记者。
问题:技术资金是皖企短板
财政部的“太阳屋”计划推出后,天威保变、江苏阳光等傍上“太阳能概念”的个股纷纷涨停,
太阳能光伏产业涉及的上下游企业都被机构热炒一波。
“政策往往有6~8个月的滞后期,落实到各地效果也会打折扣。”安徽人胡继光,两年前与福州的几个朋友就一直忙着
多晶硅项目融资,他们手上掌握着一项国内领先的多晶硅提纯技术。但至今,由于仍有上亿元的资金缺口,项目还在纸上谈兵。
胡继光说,
太阳能光伏产业存在3道门槛:资金、技术和政策,三者缺一不可。
“小项目至少要投1亿,大项目要10亿以上。”朱忠明也表示,高资金和技术门槛让一般企业很难进入,而地方政府的扶持与推动也不可缺少。
张晓安认为,目前全国的光伏产业正处于调整期,方向是产品,下一个高潮将是产品的应用;而从政策扶持方向上看,重点是市场。他建议,我省发展光伏产业,扶持重点应是市场和产品应用,加大扶持,鼓励城乡居民大量使用
光伏产品,并利用别人的高新技术产品来发展我省的高新技术产业。
对策:借机打造“安徽制造”品牌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安徽光伏企业虽然很红火,技术领先于全国,但规模没上去,人才梯队的培养还存在盲区,同时拥有光伏电网核心技术的企业还不多,在光伏电网产业内“安徽团队”的力量还比较薄弱。专家指出,安徽光伏企业要借助这次申报“金太阳工程”,快速打响太阳能电网设备“安徽制造”品牌。
合肥阳光电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政策启动是一个机会,但目前最迫切的是“激发市场需求,让本地企业能保持一种成长能力,为下一步市场的好转打下基础。”他认为,未来两三年内全球最大的市场在中国,而帮助企业渡过眼下的难关尤显重要。
据介绍,在国家出台扶持
新能源政策之后,江苏、浙江已经迅速推出了相应的产业发展规划,我省有关部门也在为之努力。“但现在我们仍没有感觉到本地政府的热度。”蚌埠
玻璃工业设计院有关人士指出,“发展光伏产业,我省不能像当初发展VCD那样,再次经受错失之痛。” 【完】
与【】相关热点资讯:
【了解更多 “” 相关信息请访问
节能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