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亿 1985年获清华大学博士学位。2001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清华大学
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建筑技术科学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北京市政府顾问团顾问,全国暖通空调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建筑物理委员会委员,建设部
智能建筑专家委员会委员,ASHRAE学会会员,英国CISB 学报海外编委,《暖通空调》 杂志编委,英国《通风学报》编委。江亿是人工环境工程学科的倡导者之一,系统地参与了该学科基础理论、基础方法的建立和发展,完成了多项核心技术研究并直接主持了上百项人工环境工程项目。任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故宫博物馆、怀仁堂等三十几个大型重点建筑的空调系统计算机控制工程的总负责人。
从清华大学东门向北走大约200米,右行不远处就可以看到一座外立面有很多巨大
遮阳百叶的奇特建筑,和一般教学楼不同的是,这座建筑门前竟然有着潺潺流水,鱼儿嬉戏,这座建筑就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节能楼,我们就在这里开始了对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江亿院士的采访。
建筑能耗巨大
我国目前处于城市建设高峰期,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建筑业、
建材业的飞速发展,由此造成的能源消耗已占到我国总的商品能耗的20%~30%。与建筑相关的能耗包括
建筑材料生产用能、建筑材料运输用能、房屋建造和维修过程中的用能以及建筑使用过程中的建筑运行能耗。然而,建筑材料、建造过程中的能耗和建筑运行能耗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范畴。
建筑运行的能耗,即建筑物照明、
采暖、空调和各类建筑内使用电器的能耗,将一直伴随建筑物的使用过程。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中,建筑材料和建造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一般只占其总能耗的20%左右,大部分能耗发生在建筑物的运行中。因此江亿认为,降低建筑运行中的能耗才是建筑节能的重中之重,节约了建筑运行中的能耗,才是真正解决了建筑节能的大问题。
因地制宜自然节能
工业建筑的能耗与生产要求存在很大的关系,因此我们现在讨论的主要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
民用建筑能耗。江亿认为,依据能耗的特点,目前我国民用建筑能耗可分为以下几种:①北方城镇建筑采暖能耗。②农村建筑能耗,如炊事、照明等。③城镇住宅除采暖外的能耗,如照明、空调等。④一般公共建筑除采暖外的能耗。一般公共建筑是指单体建筑面积在2万m2以下,或超过2万m2但没有配备中央空调的公共建筑。⑤大型公共建筑除采暖外的能耗,主要包括中央空调系统、照明、电梯等。
从民用建筑能耗的分类,我们不难看出,能耗主要集中在空调和照明上。江亿认为,“因地制宜、自然节能”这八个字看似普通,但却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好方法。如已在农村很多地方应用的沼气池,就是就地取材,环保节能。建筑物在设计施工时,要注意朝向和周围环境,利用自然通风和光照,这样一方面省去很多照明、采暖、制冷用电,另一方面又有利于室内环境,对人们的身体也有很大的益处。江亿介绍了被动式
太阳能采暖技术正是在我国农村很多地方应用的节能环保技术。被动式
太阳能采暖技术,是通过对建筑朝向和周围环境的合理布置、内部空间与外部形体的巧妙处理以及建筑材料和结构的恰当选择,无须使用机械动力,利用太阳能使建筑物具有一定采暖功能的技术。经过实践的证明,被动式太阳能采暖技术可以使室内增加更长的日照时间,也可以减少采暖用煤的使用。建筑节能正应该如此,在适宜的地方应用最自然的方式,应用最适宜的技术,从而也就达到最良好的效果。
有特色的节能之路
世界自然基金会(简称WWF)有一项衡量人类对资源的消耗与地球生物
承载能力的指标,即人均生态足迹与国家发展情况的数据。生态足迹,是指生产人类所消耗食物、纤维和
木材,吸纳其制造的废物和提供空间进行基本设施建设所需的土地总面积。当人类每年的生态足迹大于地球生物
承载力时,人类对资源的消耗就超过地球可提供的资源,地球的资源就会逐渐耗竭,人类也就不能持续发展了。
数据表明,近年来我国的生活水平已接近“可接受的发展水平”,然而人均生态足迹也已接近全球平均人均生态足迹了。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都早已超过了“可接受的发展水平”,而它们的人均生态足迹也早已远远高于全球的人均生态足迹,其中美国更是6倍于全球平均的生态足迹。可见发达国家的良好的生活水平是建立在过度消耗资源的基础上的,然而地球的承载能力有限,不可能所有地球人都按照高消耗达到高水平的生活,尤其是我国人口众多,如果按照发达国家的高耗能水平追求高的生活水平,地球母亲则过度疲劳。因此江亿认为,面对这样一个严峻的形势,我们更要结合我国国情,因地制宜,提倡自然节能,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结合节能环保的新技术,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与【】相关热点资讯:
【了解更多 “” 相关信息请访问
节能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