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场盛会能够落户青岛,除了机缘巧合之外,这个城市在循环经济领域的实践以及取得的重大成果,成为最大的“砝码”。其中,建筑领域循环经济所取得的成果当数最重的砝码之一。
拓展思路 开源节流
据市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建筑耗能和工业耗能、交通耗能已经成为我国能源消耗的三大“猛虎”。据统计,建筑能耗占全社会终端总耗能的27.5%,伴随着建筑总量的不断攀升和居住舒适度的提高,建筑能耗比例急剧上升。目前我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以上,因此,建筑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节能与绿色建筑,在建筑业中发展循环经济对于有效节约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为建设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市建委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积极拓展思路,开源节流,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规模化应用。为确保新建建筑节能,我市主要采取项目立项阶段合理用能评估审查、设计阶段节能施工图审查、建造阶段施工全过程监督、竣工阶段节能专项验收、竣工验收备案审查等措施确保所有新建项目严格按照节能标准设计、利用节能材料,建造节能环保建筑。
为减轻建筑使用过程中对常规能源的依赖,我市积极开展建筑工程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应用工作,每年投入1000万元用于鼓励建设单位使用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采暖、供冷、生活热水广泛利用海水能、污水能、浅层地能、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国际帆船中心、城阳经贸中心、千禧国际村等六个项目被国家确认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工程,这也使得我市在同类城市中拥有最多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
不欠新账 还清旧账
不仅如此, 2007年全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开工面积达110多万平方米,2008年我市团岛区域集中供热项目,卓越蔚蓝群岛项目等多个项目均已确定利用海水热泵、土壤源热泵和太阳能光热光电技术,建筑面积共计400多万平方米。沿海一带利用海水能、污水能已成青岛市新趋势,标志着我市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已进入规模化发展的阶段。预计“十一五”期间全市将新建500万平方米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每年可节约标煤10万吨以上。
在不欠“节能新账”的同时,着力还清“旧账”,启动对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探索对1.2亿平方米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另外,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还积极采用中水回用、雨水收集、垃圾回收处理以及应用新材料、新技术等。在2006年、2007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设领域节能减排工作检查中,青岛市建筑节能工作多次得到国家表扬。
从少数公共建筑的节能摸索,到个别民用建筑的循环经济示范,再到普通民众的居住生活,我市在建筑业循环经济领域的实践以及取得的成果,已经从“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一套被称作“青岛模式”的建筑业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已经在全国树立起“标杆”。
与【】相关热点资讯:
【了解更多 “” 相关信息请访问
节能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