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温家宝总理作出重要指示,当前建筑企业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广泛应用
节能环保技术,推进建筑业可持续发展”。指出了建筑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建筑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40%左右,包括生产和使用两个环节。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建筑企业责无旁贷。降低使用能耗,建筑企业也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应该说,此前,建筑企业在应用节能环保技术方面付出了不懈的努力。比如,在建设工程施工项目中推广使用预拌
砂浆、
混凝土,实现水泥散装化,节能、环保效益十分明显。一是节约了一次性包装袋。据新华社报道,2006年发展散装水泥节省包装费用211.5亿元,由此节约能耗807.4万吨标准煤。二是可避免包装破损,减少了流通过程中的水泥损耗。2006年发展散装水泥减少水泥破损2119万吨,节约能耗307.3万吨标准煤。三是充分利用固体废弃物,如每立方米预拌混凝土可综合利用粉煤灰80至100公斤,并可利用尾矿废石、钢渣、矿渣等固体废物制成的人工砂来代替天然砂。四是减少粉尘排放,与袋装水泥相比,每使用一吨散装水泥可减少粉尘排放4.2公斤。
仅推广散装水泥一项,就产生如此巨大的环保、经济效益,可见建筑企业在这方面大有可为,比如,提高模板、脚手架
构件的重复利用率;提高构件的工厂集约化加工率、减轻施工现场污染等。
建筑业一度被视为粗放经营的行业,工地上乱扔乱放,谈不上节约。经过多年的改革,如采取项目化管理、招
投标、工程量清单计价等,转变了机制,使施工企业的效益与节约
挂钩,促进了节能节材。再加上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企业的管理越来越精细。但决不能因此说建筑企业在“四节一环保”方面做到极致了。由于建筑产品材料用量巨大,生产环节非常多,节约的潜力也是巨大的。哪怕是一点小改小革,也会带来惊人的效益。还以推广散装水泥为例:虽然北京、上海、天津、浙江、江苏等地水泥散装率均超过60%,已经达到或基本接近水泥散装化水平,但全国水泥散装率仅为39.1%;中西部地区多数省份的水泥散装率仅在20%左右;占全国总消费量的40%的农村,水泥散装率只有6%左右。而发达国家的散装率达到80%。
在建筑业大力推广节能环保技术,一是靠企业自身不断创新,二是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机制,改善外部环境,以提高企业的积极性。企业是科技进步的主体。建设部每年推出的重点科技成果,基本上都关乎“四节一环保”,而且绝大多数来自企业和生产一线。但是,像禁用实心
黏土砖、推广散装水泥这类系统工程,不是仅靠建筑企业自身就能做到的。如何改善机制,促使好的成果应用到生产中去,是我们有关方面要不断探索的。
与【】相关热点资讯:
【了解更多 “” 相关信息请访问
幕墙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