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9日,游人在重庆市江北国际新机场外面参观机场
昨日上午,400名专家进入重庆江北机场新航站楼,对新航楼的设计、施工、装饰、
配套设施等各项工程进行初步验收。
昨日上午11点左右,专家们与各工程单位分组进入新航楼,分别就施工、装修、给
排水、消防等各项工程进行检验、讨论。小组讨论一直持续到昨晚近10点,今日还将继续。
百家企业建设新航楼
昨日下午2时30分左右,记者赶到新航站楼。全透明的候机楼内,不少工程人员在那里等候专家检验。一装饰公司有关人士告诉记者他们一大早就来了。他们掩饰不住工程完工的喜悦,对自己参与的工程也信心十足。
据悉,此次有来自北京、上海、深圳各地约100家设计、施工、装饰等企业,重庆本地企业占近三分之一。
新航楼充分体现人性化
一位参与建设的工程师告诉记者,走进新航楼的第一感觉就是舒适、豪华。新航楼全采用现在建筑上最前卫、流行的
钢板、
铝板。主楼地面是专从新疆运过来的
石材。贵宾厅则是按照五星级标准设计、装饰。
舒适中透出的是人性化的设计。据悉,楼内随处可见的导行标志可引导市民办理好各种登机手续;针对残疾人设置的专用电梯以及厕所马桶、登机桥扶手的设置,可使残障人士无障碍登机;开车去机场登机还可将车存于车库,飞回来后,再开自己的车返回。而轻轨已与新航楼相连,到2006年,出入机场可乘轻轨。
12月份竣工投入运行
建成后的新航站楼,将拥有6.7万平方米的国内候机楼,15.6万平方米的站坪,新增19个停机位。据了解,预计到2010年,机场旅客年吞吐量将达到700万人次,高峰小时旅客吞吐量3000人次,货邮吞吐量18万吨,相当于现航站区设计能力的7倍。新航楼计划在11月完成整改,力争在12月份竣工投入运行。
比国家大剧院用钢量还多
在新航站楼外可看到,全
钢化玻璃做成的
玻璃幕墙,
点支式玻璃幕墙面积16000多平方米,由5000多块厚22毫米的双层玻璃镶砌,为保证每一块玻璃的安全性,幕墙采用
拉索式点驳接。用了无数巨大的钢条支撑。据了解,
钢结构工程总用钢量近8000吨,比我国在建的国家大剧院用钢量还多,居全国同类建筑之首。前后
立柱展现了重庆吊脚楼风格,高低错落的屋面形成富于动感的独特造型。
观景台可览机场全景
新航楼正前方高架桥下是占地20万平米的中心广场。两座喷泉已经开放。投入100多万元打造的航空标志已立于广场中央。在机场高速与中心广场之间,搭建了一个约十几米高、200平米左右的圆形观景台。台上用白色拉膜搭建景观。在观景台上,可一览新机楼及周边地区全貌。正对机航楼向右观望,可看到另一白色拉膜景观。
据广场施工人员介绍,设计此拉膜景观时的理念是,在正午十分阳光充足时,从飞机上往下看此拉膜景观的投影,会像一把钥匙,象征打开西部开发。不过此景观还有待验证。
与【】相关热点资讯:
【了解更多 “” 相关信息请访问
幕墙专区 】